还记得,那些穷困的日子吗?
文/韩霞
冬天,总是会想起以前。特别是,穷的时候。
你,最穷,是在什么时候?(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,你最富,是在什么时候?)
我最穷的时候,不是刚来郑州的那两年。是刚毕业的那两年。
好工作找不到,赖工作不想干。更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。
没有网络,没有QQ和微信,连手机和电脑都没有。那时候流行传呼机,刚开始也是奢侈品。
时代变了,生活变了,我们也都没那么穷了。
人到中年的我们,回首青春岁月,如同上个世纪般遥远,这就是我们以前的生活!
1
住。
租住在远离市区的效外,单位远近不重要,最重要的就是——房租。
效区的房租五六七八十,市区的房租一百三四五六,当然都是单间。
效区的比市区便宜一半,那里,成了城漂的聚居地。家属院,环境好,却是想都未想。
现在的姑娘们多聪明,几个女孩子在高档小区合租,既方便,又安全,享受了好环境,还有机会接触到---高富帅。
那些承载过我们欢声笑语的地方,每每想到,总会记起那颠沛流离的青春岁月。那时的写字楼大多集中在市区二环内,火车站附近是唯一的市中心。
穿越大半个城市去上班,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。
2
工作。
男孩子去搬家,或者当服务员,女孩子去餐厅当服务员,送报纸是比较辛苦却又自由的好工作。
那时候没有人才市场,没有智联招聘人才无忧58同城,报纸上也没有招聘信息,能去哪里找工作?
途径就是职业介绍所,大部分都是骗人的。只能看路边店面的招聘,所以,女孩子只能先去餐厅当服务员,男孩子去当传菜工,或者去搬家公司卖体力,如果能够找份送报纸的工作,或者去传呼台当话务员,那是既轻松体面又让人羡慕不已的。
3
食。
早上油条加豆腐脑或豆浆共一元。中午面条,放点菜叶。晚上馒头加咸菜或白菜。常买的菜就是豆芽豆腐,萝卜白菜,因为这些菜有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便宜。去街上吃两块钱一碗的烩面,要等到发了工资。或者有朋友来,请客的时候。
4
衣。
逛街的机会很多,买的衣服很少,大部分都是地摊货,或者处理品。谁有个简易可拆装的衣柜,那就是土豪。搬家的时候,简单方便,迅速快捷。
5
行。
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:自行车。
打车?从不考虑。除非拼车,几个同学去考试,会去拼车。当然,一年也没几次会去考试。
坐公交?不方便,每天要去好几个地方,也会不舍得。
花几十元买个二手自行车,从城南骑到城北,从城东骑到城西,那时没意识到这会强身健体。只是为了—省钱。
现在的人不自驾,也不打车,也不拼车了。走路,或者骑行,目的不同,意义也就不同了。其中的感受,更是差之千里。
6
身份。
那时外地人来到城市都要办暂住证,办证的费用是很贵很贵的。很多人,为了躲避查暂住证,一听到敲门声就屏住呼吸。流动人员,外地人,那就是被歧视。城市户口,代表了身份的转变。
7
朋友圈。
那时的朋友圈极其简单:同学,同事,老乡。是上过大学的,混同学。还有就是,混老乡。上班了,有了同事。又多了一个朋友群。
那时没有这么多的朋友圈,不像现在的人,朋友多,饭局多,微信群多。没有手机,没有网络,传呼机流行了几年退出了市场。年轻人的交友方式就是聚在一起聊天,吃饭。谈论的话题就是工作,女朋友或者男朋友。
8
未婚同居。
那时的大学生不能结婚,校园里的爱情没人敢光明正大,昭告天下。毕业后如果真的是未婚同居了,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——省房租。或者是因为:冬天太冷,心也冷,两个人在一起——抱团取暖。
9
借钱。
那时借钱的目的是为了吃饭或者交房租。数额大都是几十元,几百元就是巨款,多了也借不到。借款是应急,借出是情意,不借是没有。不像现在的人借钱是为了买房或者投资。几千是小数,动辄几万几十万。即便是朋友借款,大多也是要收利息。
10
归宿。
有背景的,回到了父母身边,开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。熬不下去的,打道回府。坚强的,硬着头皮慢慢熬。慢慢的,找到了好一点的工作,找到了另一半。
后来,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,车子,老婆(老公),孩子。
日子,一天一天的变好了。
-作者简介-韩霞,专栏作者,朋友眼中的情感专家,知心姐姐。多撰文两性情感,婚姻家庭。父母必读,亲宝宝APP,择学堂,幸之在线等特约作者。作品曾被洞见,水木文摘,经典短篇阅读等各大公号转载。
转载授权,商务合作,情感讲述,请联系微信号:hanxia1977。
(情感婚姻讲述咨询须知:所有讲述内容,将默认成为写作素材,或者付费咨询。)
狗尾巴草:gouweibacao12345,一个有关情感婚姻家庭的个人原创号,关于爱情,关于婚姻,关于婆媳,还有亲子育儿,偶有旅行等内容。
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吧
文章推荐阅读: